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林莊生著《懷樹又懷人》《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林莊生文集》

$
0
0

2015.1.27

昨天清晨打開電郵信箱,很震驚收到林莊生先生的夫人郭女士來信,告知林先生已於24日在渥太華去世的噩耗,內容如下:

廖振富教授:
林莊生於 Jan. 14,2015 中風,急送醫院。不幸於 Jan 23,2015 安息了。
在醫院時他要我告知您他中風的消息,因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可是我還沒來得及回家電郵給您,他就安息了。
我們雖然極悲哀,但也很感謝他能在兩個兒女及太太隨守在旁下、安然地離開人間。以下是他要我記下的話,一字不漏地轉達給您:
“Jan. 16, 2015我中風,講話困難,右手右腳沒有能動,不能自由跟您聯絡。我的著作能受您認可,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高興與貢獻。我能把重要的文件(轉交給您)實在非常高興,希望能讓後代人利用。有您這麼好的傳達人我能將一生的工作傳達下代,使我能高興與安心離世。因此非常感謝,希望您能再發展下去。”

匆忙間,我回信如下:

林太太:
一大早收到您通知的噩耗,非常震驚難過!想必您跟孩子都極度哀傷,您仍須為處理後事忙碌,務必請千萬保重身體。
很抱歉!最近因為忙於學生畢業論文指導與口試,又必須完成《台中文學史》專書的修訂,疏於聯絡。原想近日應寫信問候您們,並校訂去年10月在府上進行林先生訪談的文字稿,還有我請人翻譯的林先生的日文信,一起寄給林先生過目。沒想到時間耽擱,林先生突然就離開人間了。而學期末雜事太多,一時無法分身飛往加拿大,到林先生靈前弔唁致哀,非常遺憾,也請見諒。
回想我個人與林先生及您的結緣,深感人間因緣的奇妙,我非常慶幸去年前往府上叨擾,能有機會親炙您們夫婦,並與您們夫妻暢談,說「受益良多」還不足以形容我的感激之情。很感激林先生對我如此信賴,我會牢記林先生的遺志,繼續更深入研究他的著作與相關資料,這些都是臺灣文化的寶藏,我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待。
匆匆先致上慰問之意,您與兒女正在哀傷之中,若有任何需要,煩請不要客氣,盡量吩咐。不知林先生何時舉行告別式?我希望能在同一時間,在故鄉臺灣遙寄對林先生的感激與哀悼之忱。謹此。
廖振富敬上   2015年1月26日

林太太隨後回信如下:

廖振富教授:
莊生如能看到您的電郵該會多麼高興啊!他極珍愛與您交談,只可惜他已用完他的時間了。我萬分感謝他能遇見廖教授,這確實是他一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吩咐得特別清楚,不要替他舉行告別式,我們會尊行他的遺言。但我知道他會萬分感動您想在那麼遙遠的故鄉台灣寄表哀悼之忱。

林先生特別跟家人交代不要辦告別式,他低調踏實的個性與特殊風骨,真是始終如一,令人感佩不已。學期末雜事纏身,但林先生的去世,讓我感嘆老成凋謝之餘,更感謝他的知遇之恩。既慶幸去年10月專程到加拿大對他進行深入訪談,又感慨時不我予,沒有機會繼續跟他暢談,以挖掘更多寶貴的記憶。然而,他希望我的期許,我將牢記在心,不敢或忘。


廖振富

珍惜最後五分鐘──敬悼林莊生先生

(刊於《文訊》第353期,2015年3月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45268 本期文訊目錄


去年10月由同事汪俊彥老師陪同,我們兩人專程前往渥太華拜訪林莊生先生,並應林先生懇切的邀請,借住他家數日,接受他們夫妻熱情接待,也因此更方便進行多次深入訪談。除了錄音、錄影的正式訪談,我們還在餐廳、客廳、書房,不分清晨、午後、深夜,輕鬆自在隨興閒談,彼此都非常愉快。

林莊生的父親莊垂勝是近代台灣著名文化人,活躍於日治時期政治與文化運動場域,譬如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的宣傳活動,他以擅長演講著稱,被美稱為「莊鐵嘴」,1927年由他發起倡設中央書局,作為推廣文化的據點。1931年與賴和、葉榮鐘等人共同創辦《南音》雜誌,戰後1946年曾短暫被委派為臺中圖書館館長,大力推展他的文化理想。不料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他受牽連而入獄一星期,雖經人營救而倖免於難,但從此對政治灰心失望,退隱於霧峰萬斗六的山居,1962年去世。

林莊生出生於1930年2月,是莊垂勝的長子(林莊生從母姓)。1943年就讀台中一中,1945年8月二次大戰結束,學校教的「國語」,從日文轉變為北京話,重頭學習全新的語言。1952年他從省立農學院(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曾在彰化銀行任職8年,但因戒嚴時代的精神苦悶,1961年赴美留學,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農學博士學位,隨後任職於加拿大農業部,直到1995年退休為止長達27年。他在台灣的成長與教育的背景,跨越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以迄50年代的白色恐怖階段。他熟悉台語、日語、英語,國語反而不太熟練。因此這次林先生跟我談話,不論閒聊或訪談都以台語進行,偶而穿插少數英文、日文詞彙,這是相當特殊的經驗,也讓我倍感親切。而年輕同事汪俊彥老師則努力用他不太「輪轉」的台語加入閒談,雖常有「笑點」,卻誠意十足。另外,看他們夫妻互動的情景十分有趣,林夫人照顧有病在身的林先生,在很多細節上都無微不至,當我們喝著咖啡,吃著豐盛又多樣化的早餐時,林先生的早餐卻永遠是一大盤生菜沙拉,而他似乎也甘之如飴。

在林先生府上作客期間,他還特別作東,安排與我定居渥太華的台灣前輩餐敘,他們都是早年出國留學的知識菁英,多半在加拿大政府部門工作或大學任教數十年,目前都已退休,卻仍相當關心家鄉台灣的現況。其中蕭欣仰、游惠貞夫婦抽空帶我們去魁北克加蒂諾公園(theGatineau park)賞楓踏青,劉德雄、卓純惠夫婦開了兩小時車程,帶我們逛美加邊境著名的景點Thousand islands與別具風情的小鎮,台灣前輩殷切的熱情,與加拿大壯美的風景,同樣讓人難以忘懷。

某日上午,在他溫馨雅致的書房裡進行訪談時,我看著他安穩坐在書桌前,被滿滿的三面書牆包圍(其中以台灣文史著作數量最多),窗外庭院裡,一棵銀杏樹沐浴在陽光中,樹葉閃爍著澄黃色的光芒,草地上鋪滿落葉。這時他的新書《回憶臺灣的長遠路程》剛出版不久,我在台灣已承他贈書並事先拜讀。他雖已高齡84歲,卻依舊思路清晰,談吐不俗,每天坐擁書城,持續不斷閱讀、思考、寫作,使我不由得對他發出真心的敬佩與讚嘆:「您的精神真是不簡單!」。

「我是在珍惜最後五分鐘!」當時林先生面露微笑,以古雅的台語輕鬆回應我。這聽來輕鬆的一句話,當下使我心中一震。不料回到台灣才三個月,1月26日一大早,突然收到林夫人來信告知林先生辭世的噩耗,林太太信上告訴我:「他極珍愛與您交談,只可惜他已用完他的時間了。」回想起來,「珍惜最後五分鐘」的譬喻,確實是他晚年生活與心境的最佳寫照。雖然在猝然不及間他已經用完了「最後五分鐘」,但他當時說話的神情,卻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真希望日後當自己生命接近終點時刻,也能像他一樣優遊書海、寫作不輟而怡然自得,從而無憾告別此生。

關於林莊生先生的著作,我最早的閱讀經驗,可上溯到1992年博士論文撰寫期間,當時他的力作《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以及那個時代》剛出版,這本書在知識背景與精神層面,都帶給我個人極大的啟發與鼓舞。當年讀過這本書,曾在書後空白處寫下簡短感言:「1993年8月28日,閱畢全書一遍,對日據時期台灣文化界先賢之事跡、風範,興起無窮探索之志。」先前,我在施懿琳、鍾美芳兩人合編的《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中,看到鍾美芳利用林莊生返台機會,對他進行專訪的內容與照片,對其照片散發的儒雅又自信的神采,留下深刻印象。1999~2009年,他又連續出版《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三書,我都抱持高度興趣陸續閱讀,從而對台灣上一世代文化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與對時代的感懷反思,有更深刻的體會。

我與林莊生先生的正式結緣,則始於2010年4月,他在加拿大看到我參與撰寫的《新編霧峰鄉誌》(2009年10月出版),曾對上述三本著作加以介紹而引為知音,因此託人寄贈他新出版的《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一書,進而透過電子信與筆者聯繫。這段因緣,正印證了唐君毅先生所言:「在遙遠的地方,一切的虔誠終將相遇。」(語出唐君毅《人生之體驗》)後來他又寄贈絕版多年、重新再版的《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以及那個時代》一書,筆者也回贈論文與專書,維持密切交流。

2013年8月間,林先生將收藏多年的珍貴書信、文物分批寄交我全權處理。莊垂勝、林莊生父子兩代保存的書信數量約兩百餘件,通信對象包括:林獻堂、蔡培火、陳虛谷、葉榮鐘、洪炎秋、朱點人、黃春成、日籍學者岸田秋彥、徐復觀、陳逸雄(陳虛谷之子)等人,其中林獻堂、蔡培火、陳虛谷、葉榮鐘等人是莊垂勝在日治時代政治文化運動的同志與知交,洪炎秋、朱點人、黃春成等人是文學家,其中洪炎秋與莊垂勝年輕時代的鹿港舊友,黃春成是《南音》雜誌發起人,而出身臺北的小說家朱點人在1951年白色恐怖時代遇害,其書信手跡尤其珍貴。日籍學者岸田秋彥是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與朱點人交情極深,戰爭時期到霧峰躲避空襲,並透過朱點人介紹與莊垂勝建立珍貴的友誼。戰後岸田返回日本,1950年代起持續與林莊生通信將近40年。當代著名學者徐復觀則是戰後來臺,曾定居臺中多年,經由蔡培火居間介紹,與莊垂勝結為莫逆之交。林莊生在1961年出國留學後,與葉榮鐘、徐復觀、洪炎秋、岸田秋彥等父執輩保持數十年的通信,延續兩代的情誼,十分少見。

上述人物都是20世紀臺灣重要文化人,書信涵蓋時間跨越日治末期到1980年代,內容廣泛涉及政治、文化、歷史與社會,而林莊生與父執輩的對話,更可看出兩代間的思想傳承與演變軌跡。對瞭解臺灣近現代知識份子的思想與心靈世界而言,這些書信可說是一種兼具私密性、可親性而無可取代的特殊文本。除書信之外,其他文物還包括莊垂勝詩稿《徒然吟草》手稿本三種、葉榮鐘在《自立晚報》連載之「台灣民族運動史」完整剪報,以及相關人物照片等。我因為獲得前輩如此信賴而倍感振奮,更深感責任重大。

林先生將這批珍貴資料寄交給我時,曾表明除了提供給我個人研究參考,並希望捐贈給中興大學圖書館收藏。但幾經考量,基於史料典藏的專業設備需求,與研究者參考的方便性,我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收藏條件應該勝於中興大學圖書館。2014年8月,終於說服林先生同意,將這批資料全數捐贈給國立臺灣文學館,目前已納入該館永久典藏。

2013年1月起,我與楊翠教授受台中市文化局委託,共同執行「台中文學史」編纂計畫,工作內容包括作家及其家屬之專訪、文學資料之蒐集整理(配合未來「台中文學館」展示需要)等,林莊生自然成為我規劃中的訪談人選之一,而他寄給我的書信文物,不但成為這次工作的最大收穫,其個人專訪更具備多方面價值,意義深遠。然而迫於工作時限,我當時採取書面訪談方式,在7~8月間以電子信往來進行,全文經雙方整理確認,以〈林莊生先生訪談錄〉為題,發表於《台灣風物》63卷3期(2013年9月)。文中,我者曾提出以下分析:

綜合觀察林莊生的著作,貫串其中的主要精神,厥有二端:一是其筆下洋溢著對台灣歷史文化的深情,與如何保存、傳承,進而發揚台灣文化的熱切期待,二是對當代台灣文化與政治發展的關心與見識,顯然來自眷戀故鄉家園,屢屢不忘回眸母土的反哺之心。而其筆鋒展現的自信直率,卻又不失寬宏謙遜的特殊風格,可說極具個人文字魅力。作為日治時期出生,卻在戰後台灣動盪年代成長,並奠定知識養成基礎而長期旅居異國的一代,他站在新舊世代傳承的樞紐位置,逐一打開封存已久的記憶寶庫,鑒往知來,其心靈世界的深邃與廣闊,值得加以挖掘理解。

這段簡短的閱讀心得,似乎讓林先生相當感動,於是將它收入2014年8月出版的《回憶臺灣的長遠路程》書中,認為「句句擊中他的心肝」。這是我個人閱讀其著作的真實感受,並非刻意讚美之詞。

去年2月,他寄給我一篇長文〈追憶1947年的環島之行〉,內容描述二二八事件當年,暑假期間他陪父親莊垂勝北上開會,又轉赴花蓮處理事情,接著到高雄會見彭明敏之父彭清靠的經過,反映當時的台灣社會狀況與二二八的集體傷痛,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見證,正是我所言「他站在新舊世代傳承的樞紐位置,逐一打開封存已久的記憶寶庫」的具體成果。我讀後深覺該文兼具文學與歷史價值,立即轉介給封德屏社長,隨後刊登在2014年5月號的《文訊》雜誌,而這篇文章也成為他最後的遺作。

大約2012年起,他曾多次表達希望我能到加拿大渥太華與他當面晤談。由於教學研究工作忙碌,一直等到去年10月機緣成熟,才終於成行。我原本計畫今年再度前往拜訪,進行第二次訪談。誰知他竟在我措手不及的此刻,用完了「最後五分鐘」,這次當面暢談竟已成為絕響。林夫人1月26日給我的信如此寫到:

廖振富教授:

林莊生於 Jan. 14, 2015 中風,急送醫院。不幸於Jan 23, 2015 安息了。

在醫院時他要我告知您他中風的消息,因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可是我還沒來得及回家電郵給您,他就安息了。

我們雖然極悲哀,但也很感謝他能在兩個兒女及太太隨守在旁下、安然地離開人間。以下是他要我記下的話,一字不漏地轉達給您:

“Jan. 16, 2015 我中風,講話困難,右手右腳沒有能動,不能自由跟您聯絡。我的著作能受您認可,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高興。我能把重要的文件(轉交給您)實在非常高興,希望能讓後代人利用。有您這麼好的傳達人我能將一生的工作傳達下代,使我能高興與安心離世。因此非常感謝,希望您能再發展下去。”

這段臨終遺言,背後傳達的是期待台灣在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意識,何其莊重而剴切。我不由得回想起,2013年8月他將珍貴的書信資料寄給我時,曾這樣寫著:「文化這種東西有點像四百公尺的『接棒比賽』,需要一代接一代,而能發揚光大才能有生命力。現在我把這個『棒』交給您了,加油吧!」受到這位值得尊敬的台灣前輩如此鄭重託付,細思他對我個人的知遇之恩,此生應該可以無惑的在這條路上,持續堅定的走下去,直到盡頭。

林先生,謝謝您!您交給我的棒子,我會勇敢傳下去。(2015/2/5修訂稿)










Hanching Chung很有緣份,我寫林先生的再版書剛好滿一年,而錦坤兄去年年底給我的信之留言,竟然有林先生的"您好,我是林荘生,我最近出版新書,您或許有興趣一讀,再請您留意。
2014年10月8日"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3.html


台語與佛典: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
 廖振富樓上前輩您好、我是中興大學廖振富 您的部落格文章是我10月上旬到加拿大拜訪林莊生先生時 點閱給他看的 我同時告知他如何留言 謹在此向您致意
Hanching Chung謝謝廖振富先生,文章是我朋友蘇錦坤先生的--你們和林先生的文字緣,真是我去年送出4本書的最大報酬。再次拜謝。
:原來如此 感謝分享 蘇先生是彰化人 可能是家學背景 所以對中部文化人感受特深
HC:廖先生。沒錯。我買書主要是紀念臺中中央書局的許多美好回憶。譬如說1971忍痛花約160元買本未央歌--當時理科原文盜版每本50元;高中時代許多數理書,可惜當年沒追問50年代的書......
: 中央書局代表臺中的一段輝煌的歷史 莊垂勝先生是書局的主要推動者 我這次去加拿大特別也請教林先生關於中央書局的點滴 原來您也曾在書局裡獲得很多養分
HC:我的西洋美術啟蒙一定是中央二樓的日文書部。許多大型的藝術家專集。我第一次在那兒看到羅丹的Kiss都會臉紅.....廖先生,請代向林莊生先生問好。我喜歡他說的加拿大的故事:你可以用一株樹紀念某親友,但不能立碑等等。晚安。
 我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還有書名隱含的深意 這次去 特別請林先生帶我去看那棵樹 並拍照紀念 這張照片是林先生在大樹下的留影
晚安

廖振富的相片。



 

回憶台灣的長遠路程:林莊生文集

內容簡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頓時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

  回到加拿大後,陸續完成《懷樹又懷人》、《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幾部作品。這次再度選出十篇近年的文章集結成書,寫台灣的近代歷史發展、回憶影響我一生的母親與長輩、談海外的生活與好友,也述說我對台灣未來的一點想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一個海外台灣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

特別推薦

  ◎本書作者為日治末期曾參與文化協會、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鹿港名士莊垂勝先生之子,從小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作者,即使是家常的回憶文字,都是理解台灣近代發展史的寶貴資料。

  ◎從本書論述日治後期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介紹《民俗台灣》的重要性,即可看出作者雖以農學為專門,卻也具有歷史家的敏銳觀察、分析能力。

  ◎書中也回憶對作者旅居海外影響極大的親友,讀來溫情,也反應台灣人在戰後努力爭出一片天的豪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莊生


  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霧峯鄉,經台中附小、台中一中,1953年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1963年獲得Montana State College的農藝碩士,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農藝博士。隨即移民加拿大,在聯邦政府農業部擔任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過43篇科學論文,1995年退休。現從事於寫作。著有:

  《懷樹又懷人》自立報系,1992年(本書獲得該年新聞局優良圖書推薦金鼎獎)。
  《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1999年。
  《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前衛,2000年。
  《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灣文學資料館,2009年。
  《新版懷樹又懷人》台灣文學資料館,2012年。

目錄

前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第一部 思台灣
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
洪元煌的政治生涯
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
在國外看台灣——林莊生先生訪談錄 訪談者:廖振富

第二部 憶往事
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
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
美國的吳厝庄
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
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
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

附錄
附錄一/談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
附錄二/《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

前言

思台灣,也憶往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遭遇到唐代詩人賀知章同樣的窘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像日本童話中之浦島太郎,頓時感到隔世之感。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回到渥太華後即時開始動手,於一九九二年完成《懷樹又懷人》。此書得到該年度新聞局的金鼎獎。這個社會認可,大大地加強了我繼續寫作之心。一九九五年從聯邦政府農業部退休後,便以此為生活之中心,打算今後用這種方式來跟國內的同胞對話。可是這個意圖從開始就碰到難題,主要的原因是我想傳送的信息和國內報社的需要不太一致,屢遭退稿,成為名符其實的「退稿專家」,舉兩件較特殊的經驗為例:

  第一是我在一九九六年四月號的日本《文藝春秋》,看到一九九五年度「文の甲子園」得獎作的發表,這是日本全國高中學生的作文比賽,得獎者是沖繩首里高等學校(等於我國高中)二年級金城幸小姐的〈不能忘的盛餐〉。此次選定有兩個極不尋常的地方:第一此文是六個選考委員一致推蔫,表示此文較其他作品有極突出的成就。 第二其中有兩位認為此文是「文の甲子園」創辦以來最傑出的作品,並促將來的應募者應把它作為文範。我讀了金城之文也大為感動,覺得應讓台灣的學生知道日本中學生的作文傾向,因此把此文翻成中文,並以「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的標題(參見本書附錄一)投給《自由時報》。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對該文之內容他們是有興趣,但因原作是外國人,要我附上原出版社之同意書。因此我就向《文藝春秋》社申請翻譯此文。對方回信說:「不行」,他們的翻譯權只賣給出版社,不賣給私人。這一來我即沒法交代,因此再向《文藝春秋》陳情說這是此地新聞社之規定,並告訴他們我的目的是要介紹此文給台灣的學生。他們聽了頗同情,經內部之協商後允我翻譯,但要我覆約幾項義務,我回答說都沒有問題。我將此意轉達《自由時報》後,他們大概認為太複雜了,告訴我說他們是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報紙,而此文是較屬文學與教育性質,只好割愛。於是我又轉向南部的某新聞投稿,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該刊的篇幅有限,而該文太長無法採用,又遭拒絕。於是我改變策略,投稿黨國的《中央日報》副刊,意外地這次卻被接受了。副刊編輯來信說:要等某系列的連載刊完後馬上登我的,過了幾天果然收到該報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九日的副刊一頁。一看我的文章被剪成兩篇:一是金城的〈難忘的盛餐〉的中譯,二是金文以外的我的文章的總合,並給於新題目〈擺脫「劃一化」,突出「感受力」——從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談起〉。對《中央日報》把此文剪為兩篇並無異議。但對第二篇的篇名感到與文意不十分鍥合。因此特將投稿原文載於「附錄一」以資比較。

  第二個例子是我用了很多時間寫的一篇相當長的論文〈《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參見本書附錄二)。一九九〇年代回台時在《自立晚報》書店中看到一部《民俗台灣》的全套翻印(三大本),這是戰前在台灣發行,以收集和研究台灣民俗為宗旨的月刊雜誌,是日治末期台灣社會極重要的文獻,共有四十三期。我把它買下來帶回加拿大。不但從頭到尾仔細地看過好幾次,並統計投稿二篇以上的作者名單。其中投稿數最高的前十名如下表1。

  這十位投稿者大部分是台灣人而是代表當時的知識份子。其中戴炎輝(法律)、楊雲萍(歷史)、陳紹馨 (社會學)戰後均成為台大教授。要注意的是畢業農業學校,擔任地方政府書記的黃連發。他受到金關的指導,發表了不少民俗的論文,是受金關極器重的人。有一年金關回去日本見到民俗學的大師柳田國雄,他便問柳田,能不能介紹一位斯學之專家,柳田推薦金關的同事池田,金關回答說池田還不夠:這種人非培養台灣人學者不可。然後說:他們最近發現了一個人材,頗能照他們的指導寫論文,當然是指黃連發。可惜黃氏罹上肺病,不久就逝世了。金關大為傷心,寫了一文表達痛失弟子的哀傷,值得珍惜。此集中尤其可貴的是:金關召集的林茂生和台北帝大三位同事的座談會記錄,討論該雜誌是否應修正編輯方針或停刊(從這份報告可以測定當時日本政府對言論自由之尺度)。從座談會後之表現看來,雜誌並沒有修改方針,堅持到停刊為止。在戰爭末期日本政府對台灣人的控制已達最高峰的時代,金關所抱持的包容而寬大的人道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根據上述發現,我寫成〈《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一文(附錄二),自認為一篇有學術價值的論文,投稿給當時相當有名的文學雜誌。但等了一年半,毫無消息。為瞭解該刊的編輯方針,我買來幾本該刊來看,始知投錯了刊物。因為這位新編輯把着重點放在雜誌的編排和寫真,而內容即放在二二八遭難人士之故事,難怪我的文章一直被擱置在箱底了。於是我把稿子要回來,經朋友之推薦,改投《台灣風物》。主編張炎憲先生即時來信表示接受,隨即發表在該刊第四十五卷第一期。

  我因出國太早,對國內的出版狀況毫無認識,投稿常用try and error(試行錯誤)的方式進行,結果浪費了很多時日。這種狀況後來漸漸改善了。最初是一九九三年接到鄭炯明先生主持的《文學台灣》的贈閱,得知有本土文學的雜誌。其本土性很適合我的口味,但該雜誌是偏重小說和詩文,不是我關心所在。繼之,二〇〇一年張良澤先生創辦《台灣文學評論》,此雜誌是側重non fiction,恰好是我的專行。不但如此,他還送來一張堂而皇之的聘書,請我當該刊撰稿委員。我跟張先生素無認識,不過被他官函的引誘,欣然應命。雖然我沒有執行審查之任,卻全力寫自己的文章交卷。剛好他有一位能幹的助理編輯戴嘉玲小姐,她頗偏愛我的文章,每次投稿都給我「帝展無監查」的優待(案:戰前日本的帝國美術展覽會之規定,入選二次以上之作家,不必再受審)。因此,我的文章不再被退稿了。如果寫的是論文,我就寄給《台灣風物》;如果是雜文,我就交給《文學台灣》或《台灣文學評論》,不必再為投稿奔走傷神了。

  那麼從前被退了的文章我怎麼處理呢?簡單地說,我用「廢物利用」(戰前的慣用語,同於當今的recycle〔回收〕)之方式。我們渥太華的台灣同鄉會出版一種無定期的《加都台訊》,是手寫、自印的一種community letter(參見圖1),被退回的稿我都送到這裡去「發表」,而且用「一鴨兩吃」之方式,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文庫),就是把這些退稿加上幾篇新作完成的。在本書之第九篇說過,我出版之書都不賣座,獨有此書二千本都賣完了,真是「天公疼人」之謂也。

  這次再度捲土重來,希望繼續發揮「人」的精神,為台灣留下更多的史料。本書除了附錄兩篇曾經發表過的舊文外,正文共收錄十篇文章,都是二○一一年以來我在台灣所發表的近作。前四篇匯集成第一部「思台灣」,內容是側重政治面,談台灣近代史和人物:首先以〈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一篇,回顧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史,瞭解台灣在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下,領導階層是如何與統治者進行互動。〈洪元煌的政治生涯〉介紹橫跨清領、日治及國民黨三個時代的中部士紳洪元煌,他的一生相當多彩。可以說他像個「御用紳士」,但從另一種角度看,卻又像民族鬪士。〈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是回顧我與蔡培火先生的女婿張漢裕教授間的書信來往,得於認識他學者之風格。第四篇〈在國外看台灣〉是去(二○一三)年接受廖振富教授的訪談正文,內容主要是介紹我在加拿大的經歷與生活,加上我對現在台灣的看法。

  第二部「憶往事」收錄六篇文章,雜談個人的往事:〈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由報紙上看到的兩則漫畫,報告台僑融化於當地社會之狀況,並申論加拿大政治領首旳風範,與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領導人應當具有的特質。〈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美國的吳厝庄〉、〈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三篇,是回憶在我海外生活的過程中,對我影響極大的親人與摯友。〈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是自一九九二年出版第一本專著《懷樹又懷人》後,二十多年來所收到的讀者迴響中,最值得與讀者分享的六篇,對「如何看書」這個問題來說,可以提供不少的啟發和參考。最後一篇〈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不久,隨家父莊垂勝先生進行環島旅行的回憶,除了是一篇個人遊記外,或也可算是讓後人理解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社會的一般情況。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海外台灣人之心思。供國內讀者參考。

胡慧玲-林莊生: 1992年舊信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25846040.html

  莊垂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將書名Google一下有更多資訊. 包括:懷樹又懷人-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以及
 【台灣文學評論】十一卷一期
一本穿越歷史時空的經典──《新版 懷樹又懷人》校對雜感 /曹永洋

  時間真快,1992年由自立報系出版的林莊生著《懷樹又懷人》,今由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刊行新版。這本出版後同年獲新聞局金鼎獎的好書,竟已弱冠成年,20年間只售出1400本。我和作者在千禧年春有一面之雅,可是和他見面之前我們通過信,讀過這本書,而且知道其尊翁和我的恩師徐復觀教授交往很深,所以初晤時仍覺好像是熟諳已久的兄長。

  校對這本書時,再度喚醒並清楚看出作者的經營與用心,正如作者副標題點明這是寫「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第一部〈父親與我〉,由父親的身世、作者的成長、求學、出國到父親病逝。第二部〈父親的朋友〉,包括9位登上舞台的朱石峰、洪炎秋、許文葵、黃春成、陳滿盈、徐復觀、葉榮鐘、蔡培火、林獻堂,加上日本人岸田秋彥共計10人。因為作者的本行是「農藝」學,二次大戰結束,他是受過8年日本教育的15歲少年,31歲出國,6年後取得威斯康辛大學農學博士,作者能自如運用的語言有日語、中文與英文。第一次閱讀林莊生這本著作時,對這位當時定居加拿大渥太華已近30年的作者,能寫這樣優遊從容,極有風格的文體,真的感到嘖嘖稱奇。不過等讀者看到作者的尊翁和出現在萬斗六「大同農園」代表中部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其學養、器識、操守、人格和堅持的信念與原則,就如同撥開雲霧,了然於心。


****我11月6日去郵局劃撥買5本  16日晨收到包裝仔細的新版《懷樹又懷人》. 此版有"人名索引"和"後記"等都很不錯.
 附索引的優點很多. 譬如說我查神田喜一郎 他的《陳維英先生太谷巢聯集》序言是很寶貴的----
"任教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神田喜一郎之研究"…………………張寶三 323
神田喜一郎先生傳【張寶三撰述 】是否談及此師生情誼? 待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