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08月 13日 07:31
有聲書爆發新生命
數字革命或許已給印刷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它推進有聲書的爆發式增長,通過其他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高了人們的文化水平。
有聲書曾經是一種靜態、小眾的東西,供發燒友們租借笨重的磁帶或CD在上下班通勤時聽。現在它已經變得大眾化。近幾年其銷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數字技術的變化擴大了潛在聽眾群體,任何人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員。
與 此同時,出版商投入六位數的資金制作由數十位朗誦者誦讀的豪華作品。一些有聲書制作商借助Netflix的模式,已經開始試驗專為制作有聲作品而寫的原創 作品,既有演員齊全(full-cast)、帶音樂和音效、按老式廣播劇風格制作的改編劇,也有青少年小說、驚險小說、科幻史詩系列等。
數字創新改變的不只是有聲書的創作、包裝和出售方式,它也開始改變讀者消費文學的方式,培育了一批新的文學愛好者。在這些愛好者看來,朗誦圖書和文本圖書 是互通的。去年,制作並零售有聲書的Audible公司發布了人們期待已久的一項同步功能。利用這一功能,愛書人可以在電子書和數字有聲書之間無縫切換, 撿起同一句話繼續閱讀,不差分毫。到目前為止,身為亞馬遜(Amazon)旗下公司的Audible已將大約2.6萬種電子書搭配了專業朗誦。該公司一個月新推有聲書1,000多種,最終目標是推出接近10萬種。
Audible創始人、CEO唐•卡茨(Don Katz)說:“我們在接近一群無視介質、不去考慮文本、視覺、聽覺體驗之區別的消費者。”他說:“他們關心的是故事,而故事就在那裡,你想它是什麼樣子它就是什麼樣子。”
有 聲書已經從1997年4.8億的零售額膨脹為一個12億美元的產業。據有聲出版機構聯合會(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數據,2011年網絡下載有聲書銷售量較2010年增長了近30%。現在點一下手指就可以把有聲書下載到智能手機上,價格常常跟 電子書一樣。
Audible創始人、CEO唐•卡茨(Don Katz)說:“我們在接近一群無視介質、不去考慮文本、視覺、聽覺體驗之區別的消費者。”他說:“他們關心的是故事,而故事就在那裡,你想它是什麼樣子它就是什麼樣子。”
有 聲書已經從1997年4.8億的零售額膨脹為一個12億美元的產業。據有聲出版機構聯合會(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數據,2011年網絡下載有聲書銷售量較2010年增長了近30%。現在點一下手指就可以把有聲書下載到智能手機上,價格常常跟 電子書一樣。
數字與人
個人出版離春天還遠
魏武揮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2年11月19日
兩年多以前,我和一群同好一起做了一本書評類讀物,名字叫《數字時代閱讀報告》。我們是一群對閱讀數字媒體書籍都有興趣的人,讀物的內容都是數字媒體書籍的書評。
雖然我一直不願意用“雜誌”兩個字來形容它,但其實它和一本雜誌已經很像了:基本上每兩個月一期,至今已經做了十二期。這些同好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可以說具有全球視野:因為散落在全球各地,有些人我至今未曾謀面。
這本讀物以PDF的形式出現——這在我看來,事實上就是一種“刊物”,不過它的影響力很小——這年頭讀書的人委實不多,更何況還只是聚焦“數字媒 體”這樣一個細分領域;還是書評這樣的形式。去年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們還為這本刊物做了一個app,成功登陸蘋果的App Store。但後來這個app的程序出了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無論是影響面過小,還是app的夭折,大概都和這本讀物沒有商業意圖有關;也和組織上太過散漫有關(遠程合作的效率總體上而言並不高),作者也都是 出於興趣、不拿稿酬。不過這至少意味着:個人出版(數字)在執行流程上完全是可操作的。這意味着如果要想出版一個刊物,已經不需要再依賴某個出版機構甚至 某個媒體了。
微博上的“紅人”、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今年2月搞了《蠻子文摘》,也是一種個人數字媒體出版物。只不過和我們這種同仁刊物有一搭沒一搭的做派不同, 《蠻子文摘》不僅有蘋果的iOS版本,還有安卓(Android)版本;幾個月之前還搞了一次版本升級。據我所知,他背後的技術團隊是一個名為“極閱” (jiyue.cc)的創業團隊,專門從事數字出版。
近日,一個知名度比薛蠻子更高的紅人也做個人出版了,韓寒推出了app《ONE一個》。這是個由《獨唱團》(韓寒曾經主編的雜誌)成員與騰訊合作推 出的互聯網產品,主要的運作方式是綁定手機、以app的形式吸引下載;每天由一位作者給讀者寫一篇好文章、一組好圖片;讀者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隨便問誰一 個問題,《ONE一個》的編輯團隊會幫你問這個人並搜集答案。韓寒在微博上宣告這個數字媒體的誕生,受到了極大追捧:兩條與該App有關的微博總計獲得了 將近8萬的轉發,為之叫好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些跡象表明,“個人出版”在中國至少可以說是有可能了:因為它繞過了現行的管理體制。
就紙質出版而言,當局的監控是非常嚴密的。這可以對比下韓寒更早時曾經想做的紙質雜誌《獨唱團》。在僅出版了第一期後,韓寒就在博客上證實:《獨唱 團》已經無限期停印。此外,還有環保人士劉福堂涉嫌非法出版被起訴的官司,2012年10月海口市龍華區法院開庭審理劉福堂案,這位環保行動分子因涉嫌用 香港書號出版環保話題的圖書,並銷售或贈與他人,被控犯有“非法經營罪”。
在數字出版上,監管的範疇則顯得相對模糊。在2011年3月正式公布的《出版管理條例》中,網絡出版物並沒有被納入“出版物”的範疇,它成為與報 刊、圖書、音像製品不同的存在;即使與電子出版物也有不同,體現在後者是有形出版物(有具象載體的)。對於電子出版物,律條有明確的界定:“是指以數字代 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編輯加工後存儲在磁、光、電介質上,通過計算機或者具有類似功能的設備讀取使用,用以表達思想、普及知識和積累文化,並可複製發行 的大眾傳播媒體。媒體形態包括軟磁盤(FD)、只讀光盤(CD-ROM)、交互式光盤(CD-I)、照片光盤(Photo-CD)、高密度只讀光盤 (DVD-ROM)、集成電路卡(IC Card)和新聞出版署認定的其他媒體形態。”
除《出版管理條例》,其他法律對“網絡出版物”大多語焉不詳。比如新聞出版總署的《出版物市場規定》和《出版經營許可證》兩份部門的官方文件中,對“出版物”的外延界定中都還沒有涉及“數字出版”和“網絡出版”。
這種“空白”也體現在管轄部門的不確定上。就目前的狀況,生產一個app似乎並不需要獲取什麼許可證或遵循某種監管條例。過去對網絡出版物的監管, 主要通過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網絡內容服務商)備案,獲得ICP經營許可證以及各種業務單列的許可證(比如視頻、BBS)等。這些政策並不適用於app時代,之前網 絡出版物主要是以“網站”這種形式出現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網站內容是可搜索而且易搜索的,而對app的內容顯然很難做到。
法律上的模糊地帶的確讓個人數字出版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間,但它會否就此迎來大發展呢?我的結論是“不好講”。個人(小團隊)出版雖然在技術操作上是可行的,但離春天還遠着呢。
首先是營銷成本高企。製作app的成本固然在逐年下降,但要想讓別人知道你的app也在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應用商店數據分析公司Distimo的 統計,目前iOS上支持iPhone的app已經高達60萬個(還有支持iPad的26萬個);安卓平台上光一個谷歌應用商店,就已經有50萬個應用。這 個形態和桌面互聯網上的網站非常像:做一個網站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要想讓人知道這個網站,那將是成本巨大的事。互聯網監測公司Netscraft的數 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全球獨立域名網站數量超過5.55億個,中國則有300萬個。
我所知道的一位專欄作者,把自己的專欄彙集起來做了一個app。這位專欄作家有相當的名氣,他迄今仍是某國際性財經媒體的明星專欄作家。不過相對於 薛蠻子、韓寒而言,他有着3萬多粉絲的微博帳號充其量是小號;他也沒有動員多大的資源來做推廣。這個app迄今仍然是免費,但過去2個月的下載總量僅以千 計,雖然他個人認為這還算正常。
其實,即使是出現在蘋果、谷歌應用商店裡的App,其實也滲透着監管層的力量。比如香港有一份名為《陽光時務》的app出版物,它是一本以時事內容為主的電子刊物,由陽光國際傳媒集團出版發行,該集團還擁有陽光衛視這一品牌。然而,大部分內地用戶無法找到這個app。
事實上,任何一個應用商店都做了用戶賬號的分類,大多數內地用戶使用的都是中國內地區賬號,只能看到“大陸地區”的應用商店。類似於《陽光時務》這 類的應用,被屏蔽於“大陸地區”之外。換言之,即使是在app的世界,同樣也有“牆”的存在。這無疑又為獨立刊物app到達目標人群,人為地增設了障礙。
事情於是就變得微妙起來:要麼你做的東西沒什麼人知道;要麼做大了會被“注意”到甚至被“牆”。監管的力量雖然在app的世界裡相對薄弱得多,但決不會到達放任的階段。技術上而言,如果能屏蔽桌面互聯網上的網站,那麼屏蔽移動互聯網裡的內容也不是不可能。
最後一個障礙就是商業因素。目前看,閱讀類app的贏利模式主要有兩種:收費制或者廣告策略。這兩條道路目前都尚未有特別成功的例證。對於個人小團隊而言,這將更為艱難。中國用戶的免費觀念早已被證明是根深蒂固,對內容收費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通過廣告來實現營收也不見得容易,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今年10月在一份名為“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報告中稱:移動廣告市場在前五年內的收入增速遠遠低於電視和互聯網。這家機構經過計算還得出另外一個結論:桌面互聯網上的網頁廣告轉化 率是移動廣告轉化率的10倍。廣告轉化率(conversion rate)是指通過點擊廣告進入推廣頁面並形成消費的點擊量佔總點擊量的比例。因此,對移動廣告市場的增長前景不宜過度樂觀。
雖然我一直不願意用“雜誌”兩個字來形容它,但其實它和一本雜誌已經很像了:基本上每兩個月一期,至今已經做了十二期。這些同好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可以說具有全球視野:因為散落在全球各地,有些人我至今未曾謀面。
無論是影響面過小,還是app的夭折,大概都和這本讀物沒有商業意圖有關;也和組織上太過散漫有關(遠程合作的效率總體上而言並不高),作者也都是 出於興趣、不拿稿酬。不過這至少意味着:個人出版(數字)在執行流程上完全是可操作的。這意味着如果要想出版一個刊物,已經不需要再依賴某個出版機構甚至 某個媒體了。
微博上的“紅人”、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今年2月搞了《蠻子文摘》,也是一種個人數字媒體出版物。只不過和我們這種同仁刊物有一搭沒一搭的做派不同, 《蠻子文摘》不僅有蘋果的iOS版本,還有安卓(Android)版本;幾個月之前還搞了一次版本升級。據我所知,他背後的技術團隊是一個名為“極閱” (jiyue.cc)的創業團隊,專門從事數字出版。
近日,一個知名度比薛蠻子更高的紅人也做個人出版了,韓寒推出了app《ONE一個》。這是個由《獨唱團》(韓寒曾經主編的雜誌)成員與騰訊合作推 出的互聯網產品,主要的運作方式是綁定手機、以app的形式吸引下載;每天由一位作者給讀者寫一篇好文章、一組好圖片;讀者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隨便問誰一 個問題,《ONE一個》的編輯團隊會幫你問這個人並搜集答案。韓寒在微博上宣告這個數字媒體的誕生,受到了極大追捧:兩條與該App有關的微博總計獲得了 將近8萬的轉發,為之叫好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些跡象表明,“個人出版”在中國至少可以說是有可能了:因為它繞過了現行的管理體制。
就紙質出版而言,當局的監控是非常嚴密的。這可以對比下韓寒更早時曾經想做的紙質雜誌《獨唱團》。在僅出版了第一期後,韓寒就在博客上證實:《獨唱 團》已經無限期停印。此外,還有環保人士劉福堂涉嫌非法出版被起訴的官司,2012年10月海口市龍華區法院開庭審理劉福堂案,這位環保行動分子因涉嫌用 香港書號出版環保話題的圖書,並銷售或贈與他人,被控犯有“非法經營罪”。
在數字出版上,監管的範疇則顯得相對模糊。在2011年3月正式公布的《出版管理條例》中,網絡出版物並沒有被納入“出版物”的範疇,它成為與報 刊、圖書、音像製品不同的存在;即使與電子出版物也有不同,體現在後者是有形出版物(有具象載體的)。對於電子出版物,律條有明確的界定:“是指以數字代 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編輯加工後存儲在磁、光、電介質上,通過計算機或者具有類似功能的設備讀取使用,用以表達思想、普及知識和積累文化,並可複製發行 的大眾傳播媒體。媒體形態包括軟磁盤(FD)、只讀光盤(CD-ROM)、交互式光盤(CD-I)、照片光盤(Photo-CD)、高密度只讀光盤 (DVD-ROM)、集成電路卡(IC Card)和新聞出版署認定的其他媒體形態。”
除《出版管理條例》,其他法律對“網絡出版物”大多語焉不詳。比如新聞出版總署的《出版物市場規定》和《出版經營許可證》兩份部門的官方文件中,對“出版物”的外延界定中都還沒有涉及“數字出版”和“網絡出版”。
這種“空白”也體現在管轄部門的不確定上。就目前的狀況,生產一個app似乎並不需要獲取什麼許可證或遵循某種監管條例。過去對網絡出版物的監管, 主要通過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網絡內容服務商)備案,獲得ICP經營許可證以及各種業務單列的許可證(比如視頻、BBS)等。這些政策並不適用於app時代,之前網 絡出版物主要是以“網站”這種形式出現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網站內容是可搜索而且易搜索的,而對app的內容顯然很難做到。
法律上的模糊地帶的確讓個人數字出版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間,但它會否就此迎來大發展呢?我的結論是“不好講”。個人(小團隊)出版雖然在技術操作上是可行的,但離春天還遠着呢。
首先是營銷成本高企。製作app的成本固然在逐年下降,但要想讓別人知道你的app也在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應用商店數據分析公司Distimo的 統計,目前iOS上支持iPhone的app已經高達60萬個(還有支持iPad的26萬個);安卓平台上光一個谷歌應用商店,就已經有50萬個應用。這 個形態和桌面互聯網上的網站非常像:做一個網站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要想讓人知道這個網站,那將是成本巨大的事。互聯網監測公司Netscraft的數 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全球獨立域名網站數量超過5.55億個,中國則有300萬個。
我所知道的一位專欄作者,把自己的專欄彙集起來做了一個app。這位專欄作家有相當的名氣,他迄今仍是某國際性財經媒體的明星專欄作家。不過相對於 薛蠻子、韓寒而言,他有着3萬多粉絲的微博帳號充其量是小號;他也沒有動員多大的資源來做推廣。這個app迄今仍然是免費,但過去2個月的下載總量僅以千 計,雖然他個人認為這還算正常。
其實,即使是出現在蘋果、谷歌應用商店裡的App,其實也滲透着監管層的力量。比如香港有一份名為《陽光時務》的app出版物,它是一本以時事內容為主的電子刊物,由陽光國際傳媒集團出版發行,該集團還擁有陽光衛視這一品牌。然而,大部分內地用戶無法找到這個app。
事實上,任何一個應用商店都做了用戶賬號的分類,大多數內地用戶使用的都是中國內地區賬號,只能看到“大陸地區”的應用商店。類似於《陽光時務》這 類的應用,被屏蔽於“大陸地區”之外。換言之,即使是在app的世界,同樣也有“牆”的存在。這無疑又為獨立刊物app到達目標人群,人為地增設了障礙。
事情於是就變得微妙起來:要麼你做的東西沒什麼人知道;要麼做大了會被“注意”到甚至被“牆”。監管的力量雖然在app的世界裡相對薄弱得多,但決不會到達放任的階段。技術上而言,如果能屏蔽桌面互聯網上的網站,那麼屏蔽移動互聯網裡的內容也不是不可能。
最後一個障礙就是商業因素。目前看,閱讀類app的贏利模式主要有兩種:收費制或者廣告策略。這兩條道路目前都尚未有特別成功的例證。對於個人小團隊而言,這將更為艱難。中國用戶的免費觀念早已被證明是根深蒂固,對內容收費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通過廣告來實現營收也不見得容易,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今年10月在一份名為“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報告中稱:移動廣告市場在前五年內的收入增速遠遠低於電視和互聯網。這家機構經過計算還得出另外一個結論:桌面互聯網上的網頁廣告轉化 率是移動廣告轉化率的10倍。廣告轉化率(conversion rate)是指通過點擊廣告進入推廣頁面並形成消費的點擊量佔總點擊量的比例。因此,對移動廣告市場的增長前景不宜過度樂觀。
轉載中國時報
數位書房-深度報導找到新平台
儘管現代社會追求速度與效率,新聞報導日趨輕巧短小,有心人仍開拓了新的出版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發聲空間。
《紐約時報》研究員比爾頓(Nick Bilton)曾說過一則小故事:他朋友的表妹有一次跟他借電腦要查新聞,大家以為接下來會看到BBC或者CNN的網頁,沒想到電腦一打開,她上的網站是Facebook。這位表妹說:「這就是我的新聞。」
這個例子非常具有象徵性,標示了「新聞」意義的改變。一方面,新聞不再專指由專業人士寫出來的報導;另一方面,「新聞」的定義也改變了:我們的朋友現在在哪裡吃飯、在聽什麼音樂,都算一則「新聞」。
無論這個變化帶來哪些優缺點,新聞篇幅變短似乎是全世界的現象。過去動輒4000字到5000字的文章已經很難見到,長篇深度報導幾乎就 此絕跡。不過,仍有一群人,對於長篇閱讀、深度報導充滿熱情,希望藉由新的平台或營運模式,找回現在看來相當「傳統」的閱讀樂趣。
Byliner專攻深度報導▉byliner.com
今年4月,《阿拉斯加之死》(天下遠見)作者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發表了一篇名為〈三杯騙局〉的長篇文章,內容揭露《三杯茶》(馬可孛羅)作者摩頓森慈善縮水的內幕。克拉庫爾曾捐款給《三杯茶》的相關 基金會,後來發現《三杯茶》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基金會的善款也有問題,例如基金會自己曾經用零售價買過上萬本《三杯茶》,等於是將「善款」洗成「版 稅」。這篇充滿話題性的文章,成為美國新聞節目《60分鐘》的主題,經過追縱調查和報導後,讓這場慈善造假的爭議,發展成全球注目的國際新聞。
同樣令人注意的是,克拉庫爾發表這篇文章的場所,不是在《紐約時報》或《紐約客》這類傳統刊載深度報導的媒體,而是在一個名為 Byliner的網站。Byliner是一家出版公司兼社交網站,由《Outside》雜誌前任編輯泰曼(John Tayman)所創,專門出版「比書薄、比雜誌長」,篇幅約在10,000字到35,000字之間的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除了創業作《三杯騙局》之 外,Byliner還陸續出版了福島核災深度調查、美國內戰的起源、紐約第一位女偵探等非文學故事。
Byliner的書籍主要以電子書型式出版,部分作品也提供有聲書版本或隨選列印功能。電子書主要透過Amazon銷售(雖然也提供 Apple store和Google的購買方式,但目前台灣只接受Amazon),所有書籍定價都不超過3塊美金。無論閱讀器是使用iPad、Amazon Kindle或新推出的Kindle Cloud,讀者購買之後,檔案會自動出現在Kindle程式的頁面上。除了出版,Byliner網站還會推薦各種人文科學類文章以供閱讀,成為另外一種好作家好文章的聚集討論點。覺得短文太輕薄無法滿足,喜歡享受讀完一篇文章至少要花半小時的讀者,會發現這裡充滿樂趣。
Atavist報導永不過時▉atavist.net
另一家數位出版公司Atavist,同樣專門出版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文字篇幅也設定為「比書薄、比雜誌長」。但相較之 下,Atavist比較有「未來感」,每本書同時都附有完整的有聲書,聆聽時,頁面會隨著聲音檔移動,聲音與文字能準確同步。有些作品還搭配了一些簡單的 圖片,例如事件發生的地圖跟年表;讀者可以看到其他人對書的評論,也可以將書的部份內容分享到社群網站。Atavist公司強調,他們的報導文學都經過事 實查證(該公司內部配有「事實核查員」),如果出版後有新的訊息資料出現,文章也會跟著修改,讀者永遠不會讀到過時的作品。
Atavist目前的出版品主題包括:數位科技在埃及革命中的角色、歐巴馬如何在6個月內贏得選舉、《Wired》雜誌專欄作家追溯自己母親情人的故事,還有知名自然作家追蹤螞蟻的故事等。Atavist的銷售管道也是從Amazon到Google都有,但要擁有上述的多媒體功能,則只能在iPad上購買,雖然要比其他通路多花一美金,但多媒體的附加價值還是相當值得。
面對變化的世界,許多人都希望能把過去優秀的媒體精神留下來。Byliner與Atavist兩家新的出版服務平台,都希望找到新的發表與盈利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新的發聲空間。
身處在閱讀輕薄化的時代,我們非常樂見新舊出版社找到新的模式,挑戰既有的「書籍」型式與觀念,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不過,正如一位評論 人所說,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可供長篇閱讀的優質文章,缺乏的其實是可以讓我們閱讀這些文章的時間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比書薄、比雜誌長」的概念 已經算是一種與時代的妥協,但能否讓讀者在閱讀社群網站龐大的資訊流之餘,還有力氣閱讀「長篇」文章,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挑戰。
《紐約時報》研究員比爾頓(Nick Bilton)曾說過一則小故事:他朋友的表妹有一次跟他借電腦要查新聞,大家以為接下來會看到BBC或者CNN的網頁,沒想到電腦一打開,她上的網站是Facebook。這位表妹說:「這就是我的新聞。」
這個例子非常具有象徵性,標示了「新聞」意義的改變。一方面,新聞不再專指由專業人士寫出來的報導;另一方面,「新聞」的定義也改變了:我們的朋友現在在哪裡吃飯、在聽什麼音樂,都算一則「新聞」。
無論這個變化帶來哪些優缺點,新聞篇幅變短似乎是全世界的現象。過去動輒4000字到5000字的文章已經很難見到,長篇深度報導幾乎就 此絕跡。不過,仍有一群人,對於長篇閱讀、深度報導充滿熱情,希望藉由新的平台或營運模式,找回現在看來相當「傳統」的閱讀樂趣。
Byliner專攻深度報導▉byliner.com
今年4月,《阿拉斯加之死》(天下遠見)作者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發表了一篇名為〈三杯騙局〉的長篇文章,內容揭露《三杯茶》(馬可孛羅)作者摩頓森慈善縮水的內幕。克拉庫爾曾捐款給《三杯茶》的相關 基金會,後來發現《三杯茶》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基金會的善款也有問題,例如基金會自己曾經用零售價買過上萬本《三杯茶》,等於是將「善款」洗成「版 稅」。這篇充滿話題性的文章,成為美國新聞節目《60分鐘》的主題,經過追縱調查和報導後,讓這場慈善造假的爭議,發展成全球注目的國際新聞。
同樣令人注意的是,克拉庫爾發表這篇文章的場所,不是在《紐約時報》或《紐約客》這類傳統刊載深度報導的媒體,而是在一個名為 Byliner的網站。Byliner是一家出版公司兼社交網站,由《Outside》雜誌前任編輯泰曼(John Tayman)所創,專門出版「比書薄、比雜誌長」,篇幅約在10,000字到35,000字之間的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除了創業作《三杯騙局》之 外,Byliner還陸續出版了福島核災深度調查、美國內戰的起源、紐約第一位女偵探等非文學故事。
Byliner的書籍主要以電子書型式出版,部分作品也提供有聲書版本或隨選列印功能。電子書主要透過Amazon銷售(雖然也提供 Apple store和Google的購買方式,但目前台灣只接受Amazon),所有書籍定價都不超過3塊美金。無論閱讀器是使用iPad、Amazon Kindle或新推出的Kindle Cloud,讀者購買之後,檔案會自動出現在Kindle程式的頁面上。除了出版,Byliner網站還會推薦各種人文科學類文章以供閱讀,成為另外一種好作家好文章的聚集討論點。覺得短文太輕薄無法滿足,喜歡享受讀完一篇文章至少要花半小時的讀者,會發現這裡充滿樂趣。
Atavist報導永不過時▉atavist.net
另一家數位出版公司Atavist,同樣專門出版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文字篇幅也設定為「比書薄、比雜誌長」。但相較之 下,Atavist比較有「未來感」,每本書同時都附有完整的有聲書,聆聽時,頁面會隨著聲音檔移動,聲音與文字能準確同步。有些作品還搭配了一些簡單的 圖片,例如事件發生的地圖跟年表;讀者可以看到其他人對書的評論,也可以將書的部份內容分享到社群網站。Atavist公司強調,他們的報導文學都經過事 實查證(該公司內部配有「事實核查員」),如果出版後有新的訊息資料出現,文章也會跟著修改,讀者永遠不會讀到過時的作品。
Atavist目前的出版品主題包括:數位科技在埃及革命中的角色、歐巴馬如何在6個月內贏得選舉、《Wired》雜誌專欄作家追溯自己母親情人的故事,還有知名自然作家追蹤螞蟻的故事等。Atavist的銷售管道也是從Amazon到Google都有,但要擁有上述的多媒體功能,則只能在iPad上購買,雖然要比其他通路多花一美金,但多媒體的附加價值還是相當值得。
面對變化的世界,許多人都希望能把過去優秀的媒體精神留下來。Byliner與Atavist兩家新的出版服務平台,都希望找到新的發表與盈利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新的發聲空間。
身處在閱讀輕薄化的時代,我們非常樂見新舊出版社找到新的模式,挑戰既有的「書籍」型式與觀念,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不過,正如一位評論 人所說,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可供長篇閱讀的優質文章,缺乏的其實是可以讓我們閱讀這些文章的時間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比書薄、比雜誌長」的概念 已經算是一種與時代的妥協,但能否讓讀者在閱讀社群網站龐大的資訊流之餘,還有力氣閱讀「長篇」文章,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