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人和書 ( Men and Book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

Peter Brook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The Open Door: Thoughts on Acting and Theatre. The Suit 《摩訶婆羅達》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

$
0
0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Well-crafted and smart.” - New York Post
US Premiere
C.I.C.T. / 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s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Peter Brook and Marie-Hélène Estienne
Featuring Kathryn Hunter, Marcello Magni, and Jared McNeill
September 14 – October 5, 2014
Three Weeks Only!
“As we explo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valleys of the brain we will reach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Imagine a world where every sound has a color. Where every color has a taste. Where the number 8 is a fat lady. This breathtaking new play explores the fascinating experiences of real people who see the world in a radically different light.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is a kaleidoscopic journey into the mysteries and wonders of the human brain, inspired by years of neurological research, true stories, and Farid Attar’s epic mystical poem “The Conference of the Birds.”
Peter Brook and Marie-Hélène Estienne return to TFANA after Fragments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hits The Suit and A Magic Flute, with a company featuring Kathryn Hunter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Kafka’s Monkey), Marcello Magni (Fragments), and Jared McNeill (The Suit at BAM).
Recommended for ages 10 and up.
Running time: 80 minutes.
Peter Brook has been creating work for theatre, opera, and film for over 50 years. During the run of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Peter Brook and Marie-Hélène Estienne, Theatre for a New Audience will honor Mr. Brook’s achievements with “Celebrating Peter Brook,” a series of event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life of his work.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se events, including film screenings; a TFANA Talk with Peter Brook, Marie-Hélène Estienne, and the cast of The Valley of Astonishment; and books and films for purchase.
Co-Producers: Theatre for a New Audience, New York; Les Théâtres de la Ville de Luxembourg.
Associated Co-Producers: Théâtre d’Arras / Tandem Arras-Douai; Théâtre du Gymnase, Marseille; Warwick Arts Center; Holland Festival, Amsterdam; Attiki Cultural Society, Athènes; Musikfest Bremen; Théâtre Forum Meyrin, Genève; C.I.R.T.; Young Vic Theatre, London.
This production is made possible, in part, by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Pictured above (left to right): Peter Brook, photo by Colm Hogan; and Marie-Hélène Estienne, photo by Álvaro García.

  1. 博客來-摩訶婆羅達

    www.books.com.tw › ... › 戲劇 › 各類戲劇 › 東方戲劇

    Translate this page
    ... 作者:尚—克勞德.卡里耶爾,英譯:Peter Brook;中譯:林懷民,出版日期:1990(時報文化);2008(聯合文學),類別:藝術設計. ... 林懷民. 一九八八年,雲門暫停,我在峇里島動手翻譯《摩訶婆羅達》。書成後,  ...
譯者新版序

開啟後半生的鑰匙

林懷民
一九八八年,雲門暫停,我在峇里島動手翻譯《摩訶婆羅達》。書成後,時報出版社兩度出版,卻已絕版數年,時不時有人問起。我很高興聯合文學重新由法國取得翻譯的版權,讓這本書重現江湖。

  老實講,我到今天還未把印度文化的核心《薄伽梵歌》讀透,卻因《摩訶婆羅達》所引發的好奇心,去了九次印度。

  一九九四年,我在瓦那拉西恆河邊看到火化的烈焰,看到下游的朝聖者舀起混著骨灰的聖河之水沐浴,吞飲,看到未曾焚盡的屍體沿河流下,眾人無動於衷。恆河之水養生送死,生者與亡靈毫無界線。我驚悸而感動。

  那是《金剛經》所說的「不著相」嗎?那麼,「大戰」一節裡,黑天對有修言道:「人生本來就充滿幻象」,也就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嗎?黑天要求有修開戰,也不外是要他面對「當下」吧。

  那年在德里要搭機回家,走進機艙時,忽然聽到一個聲音說,No Fear。也許是自言自語。回到台北,我不由自己的編出《流浪者之歌》。

  我在台灣和美國受教育。儒家要求人立德立言立功。美國文化強調成就與效率。印度教我不要計較成敗,但求把握當下。我的下半生因此過得比較舒坦,創作時也比較得心應手,不再因為患得患失,急切地把舞蹈的發展擰死。

  有一年,我在菩提伽耶大覺寺學習靜坐,九點半寺廟關門時,和人群走出山門。一個喇嘛問我是不是台灣來的。分明是漢人口音,我反問他來自何處。山東,他說。我請他在路邊喝茶。削瘦的中年喇嘛告訴我,想成為藏密僧人,他從山東流浪三年才抵達拉薩。因為想見達賴喇嘛,從拉薩出走,在尼泊爾邊境被解放軍抓起來關了一年。出獄後,又往尼泊爾走,再度被捕入牢。第三次出走總算順利到了達蘭莎拉。

  我問他如今有何打算。想回拉薩。我問他,回去不是又要被關起來嗎?這位山東喇嘛笑笑,說:「哪裡都是一樣的。」

  告別後,我看見他收起茶杯,在冬天的樹下,一襲單薄僧衣躺到茶桌上準備睡了。

       這些年來,這位不知名的僧人一直是我心底的上師。

  這些,大概跟《摩訶婆羅達》的內容無關。我要說的是,這本書為我開啟了一扇扇的門,改變了我看待事物的觀點,去面對人生。

在一個殘酷的世界,看一次大師的小憩

Li Yan
彼得·布魯克的作品《情人的衣服》劇照。

87歲高齡的英國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本人最終沒能現身“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引得中國話劇人憾聲連連。但他的作品來了,《情人的衣服》(The Suit)12月6至9日在國家博物館劇院上演,聊慰觀眾的期待,這是彼得·布魯克的作品首次進入中國。
這場演出是“2012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一部分,中國戲劇導演林兆華在年中的一次採訪中說:“中國戲劇界膜拜了彼得·布魯克這麼多年,但真正見過他的人沒幾個。”之後林兆華力邀布魯克來華,最終因為身體原因戲劇大師取消了計劃中的中國之行。
《情人的衣服》是布魯克的代表作之一。此劇改編自南非黑人作家康·塔巴(Can Themba)的同名短篇小說,法語版誕生於12年前,英語版重寫了這個故事,依據當下時事增刪了背景內容(依照彼得·布魯克的說法:“戲劇即當下”), 新版於今年4月在全球首演。北京是該劇亞洲巡演的第一站;之後在12月13至16日前往天津大劇院; 12月20至21日在上海戲劇學院上演。
古雲“大道至簡”,彼得·布魯克一直尋求用最少的演員和道具,在一個“空的空間”里實現意義和活力的最大化,《情人的衣服》一劇也不例外。這部敘事 體戲劇講了個“小故事”:丈夫某日撞見愛妻與她的情人躺在一起,情人倉皇逃離,他的西裝留在了這個家裡。曾經待妻子如待女王的丈夫從此用這件衣服對妻子無 情地復仇,直到她自殺,他才陷入深深的懊悔中。但包裹這個小故事的,是一個“大世界”——它不被戲劇化地呈現,而只出現在敘事人的台詞和動作中,正如飾演 馬菲克拉的演員在開頭所說:“我要講的這個故事不可能發生在別處,只有在南非,在種族壓迫的鐵腕下。”

敘事人是多個而非一個——丈夫菲勒蒙,妻子瑪蒂爾達,丈夫的朋友馬菲克拉。馬菲克拉有如“說書人”,他的功能是提供大社會背景和菲勒蒙的行動理由。 在這個表面的婚戀悲劇中,除了開頭,還穿插着三處種族壓迫的背景描述,都借馬菲克拉之口說出:第一次是在早班公交車上,馬菲克拉對心裡裝滿柔情蜜意的菲勒 蒙說,他想進教堂“跟我們的上帝說句話”,可是一處教堂是“黑人與狗不得入內”,另一處把他鎖在教堂頂上小房間里不許出來;第二次是在小酒館裡,馬菲克拉 對已經發現姦情心灰意冷的菲勒蒙說,鎮上發工資這天簡直就是魔鬼的生日,有三個人在火車上被盜後又被扔到窗外摔斷了腿,所有人都被偷得褲子上只剩一個破 洞;第三次是在菲勒蒙宣布瑪蒂爾達要舉行家宴之後,馬菲克拉跟他說,鎮上的一個吉他手被警察剁去五個手指、射殺34槍後死去,他們居住的這個索菲亞鎮也將 被強拆。

在這樣的背景中,觀眾才能理解這個懲罰偷情的故事並非是一個私人故事。
1950年代南非的索菲亞小鎮,在種族歧視、貧富的等級壓迫和窮人之間的相互傾軋中,家,是菲勒蒙最後的靈魂棲息地。妻子背叛的消息使他感到“這不 像一顆毀滅性的炸彈爆炸,倒像是一個無限精巧的機關,此刻決定性地崩塌。”接下來他對妻子展開的沒有暴力而勝似暴力的報復,會讓洞悉人性弱點的觀眾產生和 瑪蒂爾達一樣的感覺:“她受的懲罰過於嚴厲,相對於罪行的惡劣程度來說。她試圖把懲罰當做一個笑話。”但懲罰不是笑話,在丈夫當眾羞辱了妻子——讓她和西 裝共舞一曲——之後,妻子自殺了。

社會環境和丈夫虐妻的因果關係,沒有在劇情中有機化,而是以敘事人的敘述,暗示菲勒蒙生活在怎樣一種屈辱不公的大環境中。起初他用對妻子的崇拜和愛 來凈化自己的空氣,抵禦這種窒息;發現真相之後,他既無力抗爭社會和制度施加給他的屈辱與不公,更無從獲得原諒和遺忘的空間與熱能,為了得到尊嚴的替代 品,他以自己受辱的證物來羞辱妻子,從她的受辱和服從中獲得征服的快感與存活的動力。以自虐來施虐,以施虐來統治,在這樣一個踐踏的鏈條中,處於最底層的 女人瑪蒂爾達被碾碎了。她的死揭示了整體性殘酷的根本秘密。

不知為何,這讓我想起中國的新聞中那些失意丈夫虐殺妻子、無良兇徒為害無辜的他人孩子的故事——動因相同,情節更粗糲駭人,我們的現實也是一個整體性殘酷的世界。

此劇的演員實在優秀。他們在敘述和表演之間轉換微妙——當用第三人稱敘述自己扮演的角色行為時,肢體和表情卻與該角色合一,敘述人和角色雙重而同時 地共存於一個演員身上,鮮活自然、行雲流水而毫不生硬。女主角的歌聲醇美,三個白人樂手的伴奏極美地烘托氛圍、控制節奏。不到90分鐘的演出,就這樣濃縮 了一個深刻的故事。

但我也忍不住感到些許遺憾:它太流暢,太輕盈,輕得像大師的小憩,以至於男主人公瘋狂而悲傷的內心只如清風淺淺掠過。如果在某些沉默的時刻,他肯停下來呢?如果他肯露出靈魂冰山的猙獰一角呢?我想分量或許有不同。
李摩詰是文學評論人和劇作家,作品《捕風記》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1年度文學評論家獎。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Brook
中國的戲劇藝術家都知道一句如「聖旨」般的戲劇守則:「救場如救火」。
Brook, Peter (彼得·布魯克1995). The Open Door: Thoughts on Acting and Theatre. {敞開的門--談表演和戲劇 },于東田譯,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7
  The Open Door: Thoughts on Acting and Theatre
副標題翻譯成「談表演和戲劇」,似乎有點勉強。建議:「演出與劇場」

翻譯者的序(「好戲在後頭」)一開始就提出他對1988年翻譯本《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1968年)的糾正或重譯。不過,我認為他的翻譯過份抽象:
Yet when we talk about theatre this is not quite what we mean. Red curtains, spotlights, blank verse, laughter, darkness, these are all confusedly superimposed in a messy image covered by one all-purpose word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
(平装) ~ 玛格丽特·克劳登(Margaret Croydn) (作者), 河西 (译者)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剧场和戏丛书。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玛格利特•克劳登(Margaret Croyden) 著名的批评家、评论员和记者,新泽西市立大学英语文学退休教授。著有《疯子、情人和诗人:当代实验戏剧》,回忆录《在火焰的阴影下:三次旅行》等。她在世 界各地讲授美国和欧洲戏剧;主持CBS电视艺术节目《三台摄像机》超过十年,在节目中访问和讨论了在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和作品。她关于戏剧和艺术的评论发 表于《纽约时报》、《村声》、《国家》、《美国戏剧杂志》、《安提克评论》、《德克萨斯季刊》、《美洲评论》等。
  受访者:彼得•布鲁克 (Peter Brook,1925— )被誉为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出生于伦敦,牛津大学硕士,大学期间他创建了牛津大学电影社。他曾在皇家莎 士比亚剧院担任导演,现在领导着位于巴黎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布鲁克导演了大量戏剧、电影和电视剧。通过他奠基性的作品《李尔 王》、《马拉/萨德》、《仲夏夜之梦》等等,特别是《摩诃婆罗多》,彻底颠覆了演员和导演思考戏剧的方式。

目录 · · · · · ·


1、仲夏夜之梦
2、创建国际戏剧研究中心
3、在伊朗的山巅:《奥格哈斯特》
4、在中心的实验
5、在非洲的实验
6、《与非凡男子的相遇》
7、《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8、《Ik》、《乌布》、《飞鸟大会》
9、《卡门的悲剧》
10、摩诃婆罗多
11、暴风雨
12、这个男人
13、哈姆雷特的悲剧
14、回顾
致谢
彼得•布鲁克年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844